精選文章

【長期置頂】感想募集+許願池

【原創】【短篇】吹笛手

有一天,在一個偏遠的小鎮,來了一位流浪藝人。他不雜耍,身上的裝扮十分樸素,除了笛子和腳邊的帽子,就只有一個比成年男子的手大一點的小包算得上是行李,是一名旅者的打扮。



男子吹奏著手上的笛子坐在小鎮中央廣場的噴水池旁,儘管只一人,他的音樂卻吸引了數十名人圍觀,多人往他放在腳前的帽中投擲硬幣。

他們也說不上是為什麼,彷彿是心中的某個部分被他的音樂觸及,心情也隨之起伏,當音調高揚他們也跟著挺起胸膛,而當曲調緩慢,音調偏低,情緒也會不由得沈重些許,彷彿真有石頭壓在身上般。

不少的孩子都圍著他坐下,著迷的聽著他的音樂。他不時會對旁邊的小孩眨眨眼睛,逗他們開心,也會配合音樂做些奇怪的表情。

等太陽下山了,孩子們也離去,吹笛手把帽子一收,也離開了廣場,似乎只是一眨眼的瞬間,人就從他們面前消失了。

大概是累了吧。目睹這一刻的人都這麼想著。畢竟也工作了一天,眼睛會出現幻覺也是當然的。

這天晚上,他們都睡得特別沉。也許只是白天的影響,似乎連夢中都聽得到,那飄揚的樂音。

那是他們從未聽過,神奇又微妙的小曲。



清晨的寧靜隨著女性的尖叫聲而碎裂。

許多人跑出自己家中,不少人從家裡頭探出頭來,想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?

是命案?是偷竊?怎麼回事呢?

很快地,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:有人的孩子不見了。

不止如此,受害的不止一家,從大至貴族小到平民,都有人的孩子消失了。

而人們很快地又發現了另一件事:昨晚還在廣場上的那名吹笛手也不見了。

鎮上的人們很快將兩件事連結在一起,第一件事便是找出他昨晚下榻的事哪一間旅店。

然而這又扯出了更奇怪的疑問了:在他們問遍了所有鎮內的旅店之後,驚覺他竟是沒有在任何一家留宿。

那麼他在太陽下山後,究竟去了哪裡呢?他又是怎麼帶走孩子們的呢?眾人絲毫不懷疑是他帶走了他們的孩子。

他們分成了好多搜尋隊,以城鎮為中心往外找,心想著,他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快速移動吧?畢竟帶著好多的小孩,不可能快速移動。

他們找了森林,爬上了山,繞過了瀑布,翻開了地上的岩石,任何可能的地方他們都找了。

但是一點蛛絲馬跡也找不著。

有母親開始嚎啕大哭。有父親將帽子甩至地上。

他們並未要求吹笛手為他們做任何事。也並未對他有任何不禮貌之舉。

為什麼會這樣呢?為什麼他會帶走他們的孩子?



就在離城鎮不遠的海濱,有一名男士在散步。

這樣說,或許不盡然正確;他的背上有個大大的麻布袋,此時他正快步往某一個方向走,那兒有許多巨大的岩石,岩石背後的陸地向海平面突出,形成一處斷崖,但又和海岸邊的岩石接在一塊,彷彿渾然天成。

他步伐輕巧的踏著岩石,小心不讓軟布棕鞋弄濕了。隨著他靠近,也聽到了屬於孩童的嬉鬧聲,歡笑尖叫好不熱鬧。

「我回來囉。」

「啊,叔叔回來了!」

「把拔!」

「耶!」

聽到他的聲音,孩子們馬上一窩蜂的衝了過去,差點把他整個人撞倒,還好是穩住了身子,不過身上依然掛滿了小不隆冬的孩子。

「唉唷天啊。」雖然發出了困擾的聲音,他卻沒有趕他們走,席地而坐之後,從麻布袋中拿出了衣服、一般用品和食物。

「啊,是新衣服!」

「真的耶,叔叔答應買給我的洋裝!」

「褲子我穿起來剛剛好!」

將答應替他們買好的東西分送出去後,男人帶著溺愛的眼神看著他們,較小的孩子們已經穿上了新衣服開始亂跑,比較成熟的男孩和女孩們則坐在他身邊。

「叔叔,您打算帶我們去的地方,很遠嗎?」其中一位女孩子怯怯的問道,一雙腳抱在胸前,卻沒讓腳底著地。

見狀,男人往她靠近了些,在朝女孩伸手時,看到了她瑟縮了些。他笑了,溫言道:「我不會傷害你的,別怕。把腳給我看看。」

慢慢的,她將腳伸出。男人溫柔的用一手捧起他的腳踝處,另一手則脫去她的鞋襪。

周圍的孩子們在看到她的腳底板時,都不約而同的倒抽了口氣。坐在她斜對面,看得最清楚的女孩子驚恐的說道:「瑪莉,你為什麼沒有和我說!」

「因、因為……」名為瑪莉的女孩眼角蓄著淚水,咬住了下唇。

她不敢說。

父母會用馬鞭抽打她的腳底板,她無論如何也不敢說。

因為要是間接傳回父母的耳中,只會有更可怕的下場。

男人將女孩自己胡亂包紮的繃帶解下,露出了皮開肉綻的傷口,有的地方顯然是被打至裂開,剛癒合又再次被無情的撕裂。

從隨身的小包中男人拿出了一小罐東西,以及乾淨的繃帶。

「可能會有點痛,先忍一下,好嗎?」男人溫和的語調讓瑪莉點了點頭,她身旁的人握住了她的手,然後朝她笑了一下。

「沒關係的。」我們都是和你一樣的人。那個笑容中,似乎也包含著這樣的意思。

在洋溢著幸福的表層下,究竟有多少孩子們的快樂與夢想被扼殺了?

多少的父母以愛為名,束縛了多少孩子們的靈魂?

藉「長幼有序」,有多少男孩和女孩被迫接受長輩所給予的一切,無論是非對錯,無論是否合於理,合於羅輯?

「你很勇敢。」男人替瑪莉包紮完畢,在她的額頭上輕輕吻了一下。

「距離目的地,已經不遠了。」

在不遠的地方,有一群和他有著相同理念的人。他們共同組成了城邦,不倚靠其他城鎮而存。

每年各城鎮都會有孩子逃家的事情發生。沒有人知道他們去哪了,或是發生了什麼事。有的最後會回家,有的不會。

他們便是這麼一群人。逐漸長大成人之後,他們想到,或許該由他們為那些想逃家的孩子們建立一個家,一個能讓他們暫時休息養傷的避風港。

如果他們想回家,他們隨時可以走。但若是不想離開,也可以一直住下去。可以和他們一樣,成為迷失的孩子們暫時的守護者。

曾經有天真的孩子問他們,那裡是否是天堂?

不。那不是天堂。是一個名為*郝芬的地方。



過去人們曾以為,哈默爾恩的吹笛手就已經十分可怕了,他們不曾想過,在多年後,會有個與他相仿的人出現。



哈默爾恩鼠滿為患,吹笛能手迎刃而解,

村人卻反以怨報德,不付薪酬給吹笛手,

於是吹笛手吹起了小曲,

在風光明媚的的週日下午,

帶走了孩子們,到了幽暗的山洞,

直到村人兌現承諾,才放孩子回到家中。





*郝芬:德文Hafen,避風港之意(Google翻譯取得

《哈默爾恩的吹笛手》:此童謠據說是來自德國的童話故事(Wiki資料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