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名:«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»九位先驅科學家的海洋保育故事
作者:張文亮
繪者:蔡兆倫
出版社:字畝文化
性質:科普/海洋文學/入門書籍/淺歷史
內容簡介:
座頭鯨是海洋生物最會唱歌的魚之一。
只有公的座頭鯨會唱歌;牠的體長可達十三公尺,體重可到四十噸重。
牠的歌聲柔和又低沉。
臺灣是個海洋國家,但我們從不了解海洋之美。
海洋給我們豐富的寶藏,讓我們了解大自然的智慧,更要善用海洋帶給我們的資源。
雜感:
如果對海洋動植物相關的知識有興趣的人,我都推薦來讀這本書!
因為是科普書,不會寫得太艱澀,知識方面淺顯易懂,九個人物小傳、九篇引人入勝關於他們與海洋的故事,不管是他們的貢獻或是他們的發現,他們為珍貴的海洋資源與生命付出的努力,都被好好記錄在這本書裡。
他們在歷史的洪流中不一定是最有名的,但確實留下了自己的痕跡。
而在現在許多人力推海洋保育、生物復育的時代,我認為多多去了解這些也是很重要的。
我們與其他生命體共享這顆星球,我們並不比他們好或比他們重要;將心比心並不只適用於人對人,也適用於人對其他生命,做出一件事時不只想到人,也想到對其他動植物的影響,我想也是這本書想傳達的理念之一。
另一個想推薦這本書的原因稍微勵志一點:他們多數都不是海洋生物學方面起家的。
有些人是專攻醫學,有人是會計,有人原本是軍人。他們來自各行各業,最後都被名為大海的那片蔚藍所吸引。在當時他們也不一定有出名,甚至是臭名遠播,但他們忠於自己所愛,為自己的理想與信念執著不低頭。
我想說的是,在現在這個時代,人們有太多太多的無奈,有時為了討生活不得不低頭妥協,不得不做出讓步,要說過得多差也沒有,但生活沒有前進的動力,也沒有希望,每天醒來都只是因為還活著。
我覺得世界上有太多的無可奈何,如果能找到這麼一個讓自己有熱忱有動力的東西,無論多小、無論別人認為這是否有意義,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意義。
一件事情是否有意義,取決於個人所賦予它的價值。
因此只要你認為有意義,它就有意義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